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與公告 > 學術平台 > 正文

民商經濟法學院成功舉辦2008年秋季論壇

作者: 發布時間:2008年11月10日 00:00 閱讀數:

2008年11月8日,永信贵宾会民商經濟法學院2008年秋季論壇在學院路校區禮堂隆重舉行。民商經濟法學院的教師及一、二年級研究生、二百餘名本科生代表參加了論壇。

秋季論壇是民商經濟法學院院内各學科學術交流的重要大型學術活動,是我院連續六年精心打造的學術品牌。論壇分為兩部分,一是由教師提交學術論文,進行評獎;二是設置論壇現場,緊緊圍繞與目前社會生活、國家立法密切相關的熱點性、焦點性問題進行專題讨論。

2008年秋季論壇的開幕式暨頒獎典禮由民商經濟法學院副院長趙旭東教授主持,校長助理兼民商經濟法學院院長王衛國教授在開幕詞中指出:每一年秋季論壇都有很多新面孔,也有不同的主題,今天要講的是耐心,是恒心,持之以恒。我們要有一個長遠的眼光、有一個目标,要追求學術和真理,要靜下心來,持之以恒,腳踏實地地研究問題,進行一點一滴的積累。學院要利用秋季論壇這個學術平台,不斷地讨論,不斷地産生真知灼見,不斷地接近和發現真理,以進行慎終追遠的學術追求。

接着,曹明德教授介紹了本次秋季論壇優秀論文的評獎情況,本次論壇共收到42位教師的48篇學術論文。經過評審專家對論文的理論性、現實性、論證方法的充分考慮,最終評出2008年秋季論壇獲獎論文15篇:民商經濟法學院的陳景善、來小鵬、劉繼峰、劉少軍、馬燕、張力、韓波、胡利玲等八位老師獲得了三等獎;戴孟勇、邱星美、馮曉青、侯佳儒、鄭尚元等五位教師獲得了二等獎;易軍、趙紅梅等兩位老師獲得了一等獎。頒獎典禮結束後,三場專題論辯拉開帷幕。

本次論壇設置了三個專題,論壇論辯熱烈、共識争鳴交替閃現、不同觀點互相激蕩,創造了真誠溝通的良好學術氛圍。

第一場:作為一項法律制度的公司社會責任

本場論壇由商法研究所所長王湧教授主持,主講人為經濟法研究所的徐曉松教授、商法研究所的吳日煥教授、民法研究所的戴孟勇老師和于飛老師,由北京大學的蔣大興教授、民商經濟法學院商法研究所的陳景善老師為本場點評。論壇第一階段先由三位主講人闡述自己的觀點:徐曉松教授從如何更好調節個體和社會利益沖突的角度出發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分析,指出對于一項法律制度的公司社會責任,在我國公司法作出成文規定之前,國外就有相當生動的司法實踐,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先例,根據自己的國情進行借鑒,并在此基礎上對公司法第五條進行了解構;吳日煥副教授簡要的介紹了公司的社會責任的産生及演進,指出公司的社會責任理論是對公司理論的一種修正,公司的社會責任理論的概念上的模糊性決定其作為一種裁判規則需要與其他規範進行有效的協調和銜接;民法所的于飛老師則從民法的視角,則提出了三個理論的困惑:公司的社會責任理論自洽性的困惑、公司的社會責任作為一項獨立的法律制度必要性的困惑、我國突出公司社會責任妥當性的困惑,并在此基礎上對這個問題進行全面的剖析;最後,民法所的戴孟勇老師對1993年公司法的第14條和新公司法的第5條進行了比較,圍繞着公司的社會責任可不可以作為一個裁判規範來使用、公司的社會責任主體、場合進行了深入地分析。在師生充分互動的基礎上,蔣大興教授、陳景善老師為本場論壇作了高屋建瓴的點評,對于公司社會責任的立法出台時機、規範性質、如何進入裁判的過程進行了精辟的評述。

第二場:食品安全與生産安全的法律責任追究機制

本場論壇由經濟法研究所所長李東方擔任主持人,主講人為經濟法所的劉繼峰副教授、薛克鵬副教授、竺效老師、民事訴訟法研究所的張力老師、國家技術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執法司嚴馮敏副司長,由學院的曹明德教授擔任點評人。嚴馮敏副司長指出,食品安全是我國經濟發展中遇到諸多問題的一個充分反映,這涉及到發展與規範,要保證責任落實必須建立完備的責任追究機制;劉繼峰副教授以詳盡即時數據和曆史資料論證了食品安全規範的緊迫性;薛克鵬副教授則指出要通過設立權利義務規範,來實現社會觀念的演變,要通過構建一個完備的責任追究機制來改變目前憑借傳統責任追究制度難以進行有效責任追究的無奈現實,并在此基礎上對責任追究的權利主體、承擔責任的形式、追究責任的程序進行了詳盡的分析。竺效老師則從從法律制度的供給和運行角度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法經濟學的闡釋,認為法律制度的有效性、公平性正當性、技術性決定了法律制度的有效性,要從理性的角度進行責任追究機制的構築。張力老師從民事程序法的角度指出對于受害者的補償往往是通過訴訟的形式,但當前的民事訴訟體系很難有效解決這個責任追究的問題,建議應當在普通民事訴訟之外構建公益訴訟等制度。之後,曹明德教授圍繞食品安全與生産安全這一焦點,進一步作出了精彩點評。

第三場:金融安全的法律保障

本場論壇由财稅金融法研究所所長劉少軍主持,民商院分黨委書記王光進老師、财稅金融法所的李愛君老師、人民大學的徐孟洲教授、西南政法大學的嶽彩申教授為主講人,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的邱海洋研究員和嶽彩申教授共同擔任點評人。李愛君老師認為金融業是一個高風險行業,金融工具具有脆弱性。經濟創新增大了金融監管的難度經濟創新改變了金融業基礎客體條件。美國次貸危機發生的原因是金融風險的加倍放大與金融監管與經濟創新不搭配的必然結果;王光進老師指出:美國金融業全面創新,但監管乏力,次貸危機發生後,我們要進一步反思美國的經濟模式,并對我國存在潛在的金融危機風險及應對進行了充分闡釋。邱海洋研究員指出,當前我國面臨四個關系:财政與金融關系、實體經濟與金融關系、國際貨币體系問題、法律和經濟的關系,并從這四個角度對論壇的焦點進行了細緻的論述。嶽彩申教授認為,我們的現有法律制度是在實體經濟的角度構件的,對于虛拟經濟規制無力,目前應該重回制度幹預的立場,進行幹預和監管,控制系統風險,并在點評中進一步提出了面對虛拟經濟應該建立一整套完整制度,并樹立起一金融消費者為主體的理念。

為期一天的秋季論壇于下午5:1 0圓滿結束,與往年相比,本次論壇邀請了校外多名知名學者、專家參加進來,進一步加強了論題的現實性、讨論的互動性和學科的交叉性,取得了圓滿成功。

分享到: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