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黨政工團 > 團學工作 > 正文

站在畢業之前的路口——記民商經濟法學院2005級3班畢業生班會

作者: 發布時間:2008年11月13日 00:00 閱讀數:

轉眼已經到了下半學年,2005級的畢業生又面臨着對未來的選擇。讀研,出國,還是工作?有同學選定了自己的方向,還有一些同學一直徘徊在畢業之前的路口之上,為未來的去向而躊躇。在這樣的背景之下,10月17日晚,我院05級3班的同學舉行了一場與該班學術導師兼班主任于飛的交流班會。

剛與同學們見面,于飛老師就給這個班會進行了明确的定位——交流和談心,他希望能在這場班會中聆聽每一位在場同學目前的打算和現在的感受,和每一位同學們都進行充分的交流。在于飛老師誠摯、親切的開場白下,現場的氣氛很快活躍起來。

于飛老師先了解了3班同學準備考研的人數、考公務員的人數以及保研的人數。接着同學們就開始輪流發言,就自己目前的打算、現在所作的準備與大家進行交流,并提出自己現在面臨的問題。由于3班同學中有一半都打算報考研究生,所以很多問題都是針對研究生專業的選擇提出的,很多同學擔心現在由于自己的興趣愛好而報考了法理學、憲法學或者是法律史這種理論法學,會導緻将來就業困難;也有同學希望避開大家都要報考的專業而轉向冷門專業,但又擔心若研究生專業自己不喜歡,那就等于浪費了三年的時光;還有的同學在是否考研的問題上難以抉擇,他們更關心的是研究生三年究竟能夠學到什麼,它與本科四年到底有何差别;也有同學希望于飛老師能夠在民法方面給班級同學一些實際的指導。

另外的同學則大多數将未來投注在即将到來的公務員考試之上,但他們中有些人又對研究生入學考試割舍不下,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兩者一起準備;其他同學擔心的是如果公務員與法學專業關聯很小,是否會造成較大的劣勢。已經保研的同學則想從有同樣經曆的于飛老師那裡了解保研之後的時間如何度過。還有的同學就專業與興趣的沖突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與存在的問題。在問題的提出之外,該班同學也在這個難得的班會中暢談了自己關于以後出國、工作等的理想。

聽完該班同學的傾訴,于飛老師表示,同學們現在的想法和問題是很符合這個時間段的,當時他也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曆。他先跟同學們大緻介紹了當時自己的情況——在很偶然的機會下進入了鄭州大學法律系學習經濟法,又被保送了本大學的研究生,後來為了“證明自己”,發奮圖強,考為社科院的博士,師從梁慧星教授,一直到後來成為一名大學教師。随後,于飛老師結合自己的經曆對同學的問題一一做出以下主要解答:首先在專業的選擇上,其實并不像同學們想象的那樣對将來走向有那麼大的影響,法院等系統對碩士生基本上是一視同仁,而在律所中的發展前途與走向則大部分取決于你的社交能力;此外,公務員考試與研究生入學考試也可以一起準備,隻不過要把這一段時間當作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段時光來過,但如果将來回頭再看,你會發現,這一段時間還是很光明的。

在會議的最後,于飛老師向3班同學提出了一點忠告:“在适當的時候做該做的事情。”如果在該學習的時候忙于社會實踐,在介入社會後有覺得自己學的不夠而反過來再學習,這樣永遠也達不到好的效果。同學們都表示在聽完于飛老師的解答與忠告知後受益匪淺,持續了兩個小時的交流會在融洽的氣氛中結束。

分享到: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