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八,夏天,北京,那些激動人心的日子漸行漸遠。但有關奧林匹克的一切卻将長久地駐留在我們心中。
---前記
九月十七日,北京殘奧會的大幕在無數感動溫暖的淚光中安然垂下,我的心也開始了追夢的回憶。
“無論你們做出何種抉擇,都将載入史冊。但隻有一種決定可以創造曆史”,7年前何振梁先生的經典申奧陳述詞仿佛還在耳邊久久回蕩。從那時起,親身參與奧林匹克的夢想就深深地植入了我的心中。7年恍如隔世,和着時間的節拍,北京走得步履蹒跚卻又堅定從容,來到了神聖的奧林匹克大殿前,盡情地展示着它的獨特魅力。因為奧運,我選擇了北京。可因為種種原因,我錯過了那場無與倫比的奧運會。以為不再有機會接近我的夢想,親身去經曆那些關于奧林匹克的古老傳奇,可學校組織的“奧林匹克教育行動計劃”之觀看殘奧會公路自行車賽讓我真正參與了也許是畢生唯一一次的追夢行動。
九月十三日,那是一個畢生難忘的日子。迎着習習涼風,上午八點半,我們浩浩蕩蕩幾百人開始向被國際鐵聯譽為“世界上最親近大自然的場館”---十三陵水庫鐵人三項場館進發。一路上,大家的臉上都洋溢着興奮和快樂,都為能夠親身參與奧運而激動不已,那是一種最自然流露的情緒,質樸而美好。
二十幾分鐘後,我們來到了比賽場館。如果說最初我們中的有些人來參加此項活動是迫于無奈的話,那麼當我們坐上看台觀看比賽後一定會覺得不虛此行,一定會為了自己的無知而羞愧。坐定後擡頭望去,眼前呈現的是一副如畫如詩的場景:遠處連綿的群山簇擁着我們,近處波光裡的豔影歡呼着我們,看台下三條筆直并列的賽道上還有幾個運動的身影在移動。。。
十點整,伴随着裁判的一聲槍響,輪椅自行車比賽正式開始。過了幾分鐘,三輪自行車賽也拉開了帷幕。雖然那天上午的兩項比賽沒有中國運動員參加,但奧林匹克無國界,大家沒有吝惜自己的掌聲和歡呼聲,紛紛拿出加油用的道具為所有的運動員打氣助威,為生命的堅強,為生命的奇迹而呐喊。就像我們班上另外一位參加此次活動的同學所說:“比賽無論成敗,他們都是最強者,都值得我們所有人深深敬畏。”
接近中午十二點,兩項比賽都相繼結束。讓我記憶猶新的是,當最後一名運動員進入沖刺階段時,所有的觀衆都注視着他,集體起立鼓掌為他加油,那是一種無法言狀的震撼。在那一刻,我真正體會到了“世界是一家,人類是一家”的深刻内涵。比賽完後進行了神聖的頒獎儀式,我第一次親耳聽到了頒獎歡頌曲,親眼看到了代表無尚榮光的“金鑲玉”,還和可愛的吉祥物“福牛樂樂”合影留念。最後,在一種依依不舍的氛圍裡,我們離開了美麗難忘的比賽場館。
仔細回味這樣的一個上午,不,準确地說是這十幾天在北京發生着的種種傳奇,我發現即使用“身殘志堅”,“堅忍不拔”這些詞彙來形容那些傑出的殘疾運動員都顯得那麼地蒼白無力,化用我一位同學的話說:“即使折了翅膀,他們依然是天使,而且是最可愛的天使”。
“不去想失去了什麼,而是去發現能做到什麼。”殘奧會賽場内外,我們時時感受着前所未有的心靈震撼,受到空前的生命洗禮。如奮鬥在兩個奧運賽場的南非殘疾姑娘杜托伊特“從來沒想到過自己少一條腿”所散發出的豪情與淡定;如天生沒有腓骨的被譽為“刀鋒戰士”的皮斯托瑞斯連續27次打破世界記錄所展示的速度和霸氣。。。是他們,偉大的殘奧選手告訴了我們如何珍愛生命、珍視親情、珍惜機會,如何奮發進取、奉獻愛心、實現自己最獨特的價值。殘奧會,猶如一部書寫人性之美的教科書,讓人性的光輝得以耀眼的閃爍,讓生命之花得以燦爛的綻放。我們從中學習、領悟和成長,我們從此更加成熟、堅韌和勇敢。
這是北京奧運留給全世界最寶貴的精神遺産,這是奧林匹克奉獻給我們的精彩一課。從奧林匹亞到萬裡長城,綿延了百多年的奧林匹克理想,在21世紀的中國盡情綻放。
仔細想想,作為正常人的我們,是否應該用明亮的雙眼為他們多看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是否應該用我們健全的四肢為他們多走幾處崎岖不平但風景绮麗的山川。。。
與夢一起飛翔,同奧林匹克精神擁抱!
《為夢一起飛》優美的歌聲在風的吹拂下,飄向了四年後的倫敦。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