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青春拒絕回避,拒絕歧視。在一個浸着細雨的春日午後,民商08級七班全體同學積極配合主題團日的活動,參加了由青年志願者協會舉辦的同伴教育活動。
多數同學在接受同伴教育的時候并不清楚同伴教育是怎麼回事。所謂的同伴教育,就是利用青少年的易于傾聽和采納同齡人的建議和意見,對青少年進行教育的方式。本次我班參與的同伴教育是一場被應用到生殖健康和艾滋病防治主題的活動,在一片熱烈輕松的氛圍中,“性”和“艾滋病”這兩個平常遭受回避和歧視的字眼成了活動的主旋律,它們的神秘面紗在我們面前被揭開。無論是否改變了我們的思想和看法,本次活動對我們來說都堪稱一場新奇且又深刻的精神之旅。
活動伊始,兩位年齡和我們相仿的大學生主持人便向我們宣讀了“同伴公約”,宣揚了“平等、尊重、開放、保密、團結、分享”的同伴教育理念。接下來,主持人以一個有趣的文字小遊戲引我們輕松自然地進入“性”這個話題。帶着好奇的雙眼和耳朵,我們了解了什麼是安全的性行為以及有關懷孕、流産、避孕等知識。曾經生物書上冠冕堂皇的科學知識第一次這麼生活化地展現在我們眼前,同學們完全沒有不适和羞澀,以一種開放的心态吸收這些知識,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是人生的必修課,是作為人所不能回避也沒有必要回避的常識。
了解了基本常識後,活動進入了一個重要的環節——如何正确使用安全套。作為一種方便易行且成功率較高的避孕手段,安全套呵護着雙方的身體健康。主持人在分發完道具後,細心向我們演示正确使用安全套的動作,同學們也認真學習并模仿着,從同學間相視的笑容中,我們讀到了開放的心态,讀到了分享的快樂。
同伴教育志願活動的另一重要主旨即宣講關于艾滋病的知識。在性基本知識的普及後,這一闆塊顯得更為嚴肅和沉重。在教室地闆鋪開的兩張大白紙上是四個關于艾滋病的問題,同學們圍着這幾個問題,或跪着寫下自己的答案,或站着給寫字的人提供信息,或彎着腰仔細地看着,思忖着。随後,主持人并不急于公布正确答案,卻問了我班同學每一個人關于艾滋的第一直覺。此時,我班同學褪去剛才遊戲時的笑容,都認真地給自己的答案:性,可憐,死亡,吸毒……主持人在明确大家的感性認識之後,開始細緻地逐一向大家宣講艾滋病的知識:艾滋病的全稱、艾滋病的緻病機理及病程、機會性感染、現今世界和中國各地的艾滋病的現狀、HIV的三大傳播途徑和傳播條件……
保持互動性同樣也貫穿于同伴教育的艾滋病宣講活動部分。
【提問互動】 在講到中國各地艾滋病的現狀時,提問同學們為什麼河南為高發區?此時,河南籍張琦同學有條有理地向我們叙述了那一場令人痛徹心扉的血禍。
【遊戲互動】 在講到世界艾滋病現狀時,為讓同學們生動理解截止到2008年止,艾滋病感染者達到3000萬這一數字的概念。主持人讓同學們從1-12輪流反複報數,報到12同學起立,當五個人已經起立時,一分鐘已悄然流過,而在這并不漫長的一分鐘之内,全世界範圍内有4-5名艾滋病患者離開了我們。
【角色互動】 随機發放寫有各種職業的長方形紙片,如賣淫婦女、吸毒者、嫖客、醫生、家庭婦女等,發到這些紙片的同學們判斷此時的他們是否為感受艾滋病的高危人群。當同學們都站定了自己的位置,主持人開始“質問”站在低危區的醫生醫源性感染的幾率不小嗎?開始“質問”家庭主婦如果丈夫是嫖客和吸毒者感染的幾率不小嗎?這個角色的互動告訴同學們職業并不是感染艾滋病的原因,預防艾滋病關乎我們每一個人。随後,主持人即向我們宣傳了預防艾滋病的知識,這是此次同伴教育的落腳點也是其志願的意義所在。
“畏畏縮縮,拒絕面對不愉快的事實,或對我們的人類同胞抱有偏見、蔑視艾滋病患者,是不會(使艾滋病工作)取得任何進展的。誰都不要以為在‘我們’和‘他們’之間築起壁壘就能保護我們自己。在無情的艾滋病世界裡,沒有我們和他們之分。在這個世界裡,沉默就是死亡。在今天世界艾滋病日,我呼籲你們同我一道響亮和清楚地談論艾滋病問題。同我一道拆毀環繞着艾滋病的沉默、蔑視和歧視之牆。同我一道行動吧,因為防治艾滋病的鬥争從你開始。”在一起朗讀聯合國前秘書長科菲安南的這段話中,同學們都專注地看着文字,铿锵地發出聲音,熾熱地抒發情感,不僅是對艾滋病患者的誓言,更是對我們自己的宣誓。
在這短暫的兩個小時裡,我們學到了很多,學到了基本的性安全知識,學到了我們的敵人不是艾滋病患者,而是艾滋病,學到了怎麼預防怎麼保護,學到了不要因為恐懼而失去了愛的能力。而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将今天學到的知識向更多的人宣講,讓更多的人了解,擁抱我們美麗的青春!
民商08級七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