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民商經濟法學院分黨委以激勵扶助為宗旨在學生中大力倡導"求真務實、學以緻用、從嚴治學、學無止境"的優良學風,不斷開拓院設獎助學金的社會合作資源,不斷完善院設獎助學金的宣傳和評選工作,取得了顯著的工作成果。
民商經濟法學院分黨委于2006年啟動院設獎助學金的設立和評選工作,先後設立了韓國世宗律所獎學金、安華理達律所獎學金、雷曼律所獎學金、中倫文德律所獎學金、湖南沙坪建築集團獎助學金、賽德獎助學金等近十種院設獎學金,截止到目前,學院共計200人次受到獎勵、資助,金額總計31.53萬元,部分同學還獲得到知名律所、企業實習的寶貴機會。院設獎助學金加強了學院和社會的交流與合作,在推動法學教育發展、促進法治人才培養和弘揚法律精神的同時,有效地激發了同學們的學習熱情,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2010年2月,我國新疆内蒙等地區遭受嚴重雪災,民商經濟法學院分黨委在了解受災地區同學家庭的受災情況後,寒假結束後馬上召開雪災地區學生慰問座談會。院分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王洪松和學院14名來自受災地區的維吾爾族和蒙古族同學親切座談,了解同學們家裡受災的具體情況,同時代表學院向這些同學們發放了湖南沙坪建築集團助學金,表達學院和社會對同學們的心意,同學們也從這份關愛中感受着社會與學院沉甸甸的情意。
2010年3月至6月,民商經濟法學院韓國世宗律所獎學金、安華理達律所獎學金、中倫文德律所獎學金、雷曼律所獎學金先後完成評選工作,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儀式。各項律所獎學金均是各個律師事務所從2008年起與民商經濟法學院合作設立的旨在幫助和獎勵成績優異、全面發展的優秀研究生和本科生的獎學金,今年均為該獎項評選的第三屆,在公平,公正,公開原則的指引下,經過報名、初審、複核等程序,學院共有46名研究生和本科生獲得四種律所獎學金。在頒獎儀式上,有來自各個律所的知名律師與學院領導一起共同為獲獎者獲獎,同時,他們也講述着自己的奮鬥經曆,鼓勵同學們秉持“走正路”的信念,保持對法律的敬仰,努力學習,刻苦奮鬥,積極進取,學以緻用,以實現自己的理想,回報社會。
2010年9月至11月,民商經濟法學院分黨委帶領學生工作隊伍與學院各年級貧困生廣泛開展座談,同時以2010級新疆西藏籍少數民族貧困學生為重點關懷對象,組織開展了深度談話、“心連心”慰問等系列活動。在此基礎上,學院開展了賽德獎助學金評選工作和新疆西藏籍少數民族貧困學生的幫扶工作,實現了扶貧先扶志、助困後助學的工作目标。
2010年12月,第十一屆江平民商法獎學金評選順利落幕。十年來,民商經濟法學院分黨委在承辦江平民商法獎學金評選和頒獎的工作中始終秉承開拓創新的工作理念,如今已将江獎成功打造為法大學子景仰、追逐的目标,被廣大學生親切地稱為“法大的諾貝爾獎”。2010年的頒獎典禮更是匠心獨運,推陳出新,“春夏秋冬四季贊 沉浮枯榮八十載”為主題的精心設計榮獲學校2010年德育工作創新獎特等獎,成為學風建設和德育工作中綻放的一支奇葩。
據悉,2010年,在學院分黨委大力推動院設獎助學金的工作基礎上,民商經濟法學院“激勵扶助 潤物無聲”的特色學風建設系統已趨向成熟,一方面通過院設獎學金激勵學生奮進、輔以學術作品競賽等團學活動進而“樂學”,另一方面通過院設助學金扶助學生學習、輔以民商讀書會、明法論壇等指導交流進而“善學”,逐漸建立起激勵與扶助兩個系統,最終形成優良的學風建設系統,在良性循環中不斷強化和鞏固學院的優良學風。